明鏡
成語(Idiom):明鏡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j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明亮的鏡子,比喻能夠真實地反映事物本質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明鏡”比喻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事物本質的事物或情況。類似于明鏡的事物能夠清晰地顯示出事物的真相,不掩飾、不偏袒,具有很高的客觀性和真實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能夠客觀、真實地展現出本質和真相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正直、公正和明察秋毫的能力,也可以用來形容物品能夠真實地反映事物的特點和本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拿著一面明鏡去看自己的形象。這面明鏡沒有任何遮掩或歪曲,能夠真實地反映出人的樣貌。這個故事后來引申為成語“明鏡”,用來比喻能夠真實地反映事物本質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如同/好似/如 + 明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眼睛就像一面明鏡,能夠看透一個人的內心。
2. 這本書是一面明鏡,能夠真實地反映出社會的現實問題。
3. 作為一名法官,他的判決總是如同明鏡般公正無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將“明鏡”與“真實反映”聯系起來,可通過想象明亮的鏡子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質和真相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明鏡”相關的成語,如“明火執仗”、“明察秋毫”等,以擴展對于形容客觀、真實的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眼睛就像一面明鏡,能夠看出我們誰沒有做作業。
2. 初中生:警察的眼睛就像一面明鏡,能夠看出誰是真正的罪犯。
3. 高中生:歷史書是一面明鏡,能夠真實地反映出過去的社會風貌。
4. 大學生:科學實驗是一面明鏡,能夠客觀地展現出實驗結果。
5. 成年人:真正的朋友就像一面明鏡,能夠真實地反映出你的優點和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