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籙
基本解釋
道教的名冊、簿籍?!杜f唐書·隱逸傳·司馬承禎》:“言念高烈,有愴子懷,宜贈徽章,用光丹籙?!?清 龔自珍 《紫云迴三迭》詩:“上清丹籙姓名訛,好夢留仙夜夜多。”
成語(Idiom):丹籙(dān lú)
發(fā)音(Pronunciation):dān l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紅色的籃子。比喻珍貴的物品或被人們高度重視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丹籙是由“丹”和“籙”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丹指紅色,籙指籃子。丹籙原指紅色的籃子,后來引申為珍貴的物品或被人們高度重視的事物。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人們對于珍貴物品或事物的重視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珍貴的物品,例如珍貴的文物、珍貴的書籍等。也可以用來形容被人們高度重視的事物,比如國家的發(fā)展、人民的福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jù)古代典籍記載,丹籙最早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當時,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為了保護和珍藏各種珍貴的文物和書籍,下令制作了很多紅色的籃子,用來裝載這些寶貴的物品。因此,丹籙就成為了珍貴物品的代名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丹籙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古籍是丹籙中的一顆明珠,價值連城。
2. 這幅畫作是藝術(shù)界的丹籙,備受關(guān)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丹籙的發(fā)音“dān lú”與“單爐”相似,想象一個紅色的籃子放在一個爐子上烤,象征著珍貴的物品被人們高度重視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物保護和收藏的歷史,以及中國古代文化中珍貴物品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把我的漫畫書放在一個丹籙里,好好珍藏起來。
2. 初中生:這本小說是丹籙,我非常喜歡,一直在讀。
3. 高中生:這篇文章是丹籙中的一顆明珠,被老師高度贊揚。
4. 大學生:這個研究課題是丹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
5. 成年人:這個項目對于我們公司的發(fā)展來說是丹籙,需要高度重視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