鐙仗
成語(Idiom):鐙仗
發音(Pronunciation):dèng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代某人或某事物在關鍵時刻起到的重要支持或幫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鐙仗原指馬鐙和馬蹄,是騎馬時踏腳的東西。比喻在關鍵時刻起到支撐作用的人或事物。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某人在困難、危險或重要關頭給予的關鍵幫助和支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鐙仗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在關鍵時刻給予的重要幫助,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如工作、學習、生活等。比如,你可以說某個同事在項目最后關頭給予了關鍵的支持,就可以形容他是你的鐙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鐙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他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戰爭中,曾經遭受到了一次重大挫折。當時,他的部下項伯勇敢地站出來,給予了項羽重要的支持和鼓勵,幫助他重新振作起來。因此,項伯被比喻為項羽的鐙仗,成為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語為“鐙仗”,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他是我的鐙仗,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2. 這個團隊的成員都是我的鐙仗,大家互相支持,共同解決問題。
3. 在項目最后關頭,他的技術支持起到了關鍵的鐙仗作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馬蹄和馬鐙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騎馬時,馬鐙是起到支撐作用的,就像關鍵時刻的幫助一樣重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鐙仗”相關的成語,如“一馬當先”、“扶搖直上”等。這些成語都與關鍵時刻的支撐和幫助有關,加深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我考試前給我復習材料,真是我的鐙仗。
2. 初中生:朋友在我受到欺負時站出來幫我,他就是我的鐙仗。
3. 高中生:家長為了我能上大學,付出了很多,他們是我的鐙仗。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我的合作伙伴一直支持我,是我的鐙仗。
5. 成年人:在職場中,我的上司給了我很多機會,他是我的鐙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