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屬
基本解釋
謂歸附朝廷為屬國或屬地?!?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南越列傳》:“太后恐亂起,亦欲倚 漢 威,數勸王及羣臣求內屬。”《北齊書·神武帝紀下》:“ 西魏 靈州 刺史 曹泥 與其壻 涼州 刺史 劉豐 譴使請內屬?!薄独m資治通鑒·宋太宗淳化五年》:“初, 保吉 徙 綏州 民于 平夏 , 文岯 擊走之,以 綏州 內屬,故有是命?!?/p>
成語(Idiom):內屬
發音(Pronunciation):nèi s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被另一個國家或地區所統治或控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內屬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一個地區或國家受到另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統治或控制。它強調了被統治地區的從屬關系和被控制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內屬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兩個國家或地區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在歷史上一個國家被另一個國家所統治或控制的情況下。它可以用來描述殖民地和殖民者的關系,或者一個國家被另一個國家所征服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內屬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歷史背景。在古代,中國的一些邊疆地區或周邊國家曾經被中國的中央政權所統治或控制,這些地區被稱為內屬。這個成語的起源與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和領土擴張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內屬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內”和“屬”。其中,“內”表示內部或內部的一部分,“屬”表示從屬或歸屬。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內屬”的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島國曾經是鄰國的內屬,直到它在二戰后獲得獨立。
2.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許多國家曾經是其他大國的內屬。
3. 這個地區的人民渴望擺脫內屬的地位,爭取獨立和自主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內屬的方法可以是聯想法。你可以想象一個大國將一個小國放在自己的內部,控制和統治它,這樣就形成了內屬的關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內屬這個成語感興趣,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歷史上的內屬關系,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附屬”、“附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家的貓是我的內屬,它總是聽我的話。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城市曾經是一個國家的內屬,后來它獨立了。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學習歷史時,討論了殖民地與殖民者的內屬關系。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這個國家曾經是另一個國家的內屬,但現在它已經獲得了獨立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