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得馬失馬
發音(Pronunciation):dé mǎ shī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得到一匹馬的同時又失去了另一匹馬,形容得到的東西和失去的東西相互抵消,沒有實際的增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得馬失馬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它的意思是在獲得一樣東西的同時,又失去了另一樣東西,導致兩者互相抵消,最終沒有任何實際的增益。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得到和失去的結果相互抵消,沒有帶來真正的好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得馬失馬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比如描述商業交易中的得失、人際關系中的得失、學習中的得失等等。例如,當一個人在做生意時,他可能會得到一筆利潤,但同時也失去了另一個機會,這時可以用得馬失馬來形容他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得馬失馬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準書》中。相傳,戰國時期,趙國的大將軍趙括在征戰中得到了一匹非常優秀的戰馬。然而,他在返回趙國的路上又失去了一匹馬。趙括非常傷心,因為他覺得得到的馬和失去的馬相互抵消,最終沒有帶來任何實際的好處。于是,人們用得馬失馬來形容這種得到和失去互相抵消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得馬失馬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其中“得馬”和“失馬”分別表示得到馬和失去馬的意思。這個成語的結構比較簡單,易于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得到了一份高薪工作,卻失去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真是得馬失馬。
2. 這次投資雖然帶來了一些利潤,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風險,算是得馬失馬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得馬失馬”與“得與失”相對應來記憶這個成語。其中,“得”和“馬”對應“得到馬”,“失”和“馬”對應“失去馬”,通過對應記憶,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和結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的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含義。同時,你也可以嘗試使用成語來豐富你的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得到了一本新書,但我失去了我的玩具,真是得馬失馬。
初中生:他得到了一份好成績,但他失去了與朋友一起玩的時間,真是得馬失馬。
高中生:他得到了一份實習機會,但他失去了參加夏令營的機會,真是得馬失馬。
大學生:他得到了一份實習工作,但他失去了自由的時間,真是得馬失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