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材料
成語(Idiom):感光材料
發音(Pronunciation):gǎn guāng cái l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于攝影、印刷等領域的感光材料,比喻可以接受啟示或影響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感光材料是指在攝影、印刷等領域中使用的能夠接受光線照射并記錄影像的材料。在成語中,感光材料的含義被引申為可以接受啟示或影響的人或事物。就像感光材料能夠記錄下光線的痕跡一樣,人們也可以從身邊的人和事中汲取經驗和教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感光材料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容易接受新的想法、觀點或影響。它可以用來形容學習能力強、思維開放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的組織或團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感光材料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攝影術的發展。在攝影術剛剛出現的時候,人們使用的感光材料是由銀鹽等物質制成的。這種材料能夠在光線的照射下記錄下影像,因此被稱為感光材料。后來,這個詞語的含義逐漸引申為可以接受啟示或影響的人或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感光材料是一個由名詞“感光”和名詞“材料”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很有創意的設計師,總能像感光材料一樣吸收新鮮事物并加以應用。
2. 這個學生非常聰明,像感光材料一樣能夠很快地吸收新知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攝影相關的記憶方法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是一張感光材料,能夠記錄下身邊的一切光線和影像。這樣的記憶圖像可以幫助你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攝影術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攝影的基本知識和技巧。了解不同類型的攝影器材和感光材料的使用方法,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像感光材料一樣,每天都在學校里記錄下新的知識和經驗。
2. 初中生(13-15歲):她是一個很有創意的藝術家,總能像感光材料一樣吸收并表達自己的靈感。
3. 高中生(16-18歲):他是一個很有思想的年輕人,像感光材料一樣,能夠接受不同的觀點并進行獨立思考。
4. 大學生(19-22歲):在大學里,我們應該像感光材料一樣,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和思想,提升自己的學術能力。
5. 成年人(23歲以上):作為職場人士,我們應該像感光材料一樣,不斷接受新的挑戰和機會,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