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牧
基本解釋
(1).管理,統治。《左傳·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古之建官,所以濟育羣生,統理民物也,故為之君長以司牧之。” 宋 王禹偁 《賀南郡大赦表》:“伏惟尊號皇帝陛下,司牧黎元,敦崇孝治,言有父也。”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庶政·總論》:“夫州縣司牧一方。”
(2).君主;官吏。 南朝 齊 蕭道成 《即位告天文》:“肇自生民,樹以司牧。” 宋 王禹偁 《端拱箴》:“天生蒸民,樹之司牧。” 清 唐甄 《潛書·任相》:“百姓困窮,司牧不知,知而不為之所,國亡。”
(3).主管畜牧的官員。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府官員制度》:“定制:親王長史一員……司匠、司牧六員。”
成語(Idiom):司牧
發音(Pronunciation):sī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司牧指的是官員管理牧場或牧民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司牧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司指的是官員的管理職責,牧指的是牧場或牧民。司牧的基本含義是指官員管理牧場或牧民的職責和工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司牧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官員負責管理和照顧民眾的職責和義務。它可以用來描述政府官員負責管理農田、牧場等農業資源,也可以用來形容領導干部照顧和關心群眾的生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司牧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卷八十一下·百官公卿表下》中。在古代,官員除了管理政務外,還負責管理農田、牧場等農業資源,以保障人民的生活。司牧這個成語就是形容官員履行管理職責的形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司牧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司”和“牧”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擔任村長期間,一直積極履行司牧的職責,為農民解決了許多問題。
2. 作為一名官員,我們應該認真履行司牧的職責,為人民服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司牧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官員在牧場上管理牲畜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農業和官員職責相關的成語,如“牧民”、“司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老師是我們的司牧,她關心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2. 小學生:政府官員應該履行司牧的職責,保障農民的利益。
3. 中學生:作為學生,我們也應該履行自己的司牧職責,關心和幫助同學們。
4. 大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精英,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如何履行司牧職責,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