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酋
基本解釋
(1).古代酒官之長。《禮記·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齊。” 鄭玄 注:“大酋者,酒官之長也。於 周 則為酒人。” 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之四:“大酋奉甘醪,狩人獻嘉禽。”
(2).舊稱少數民族或外族的首領。《宋史·林廣傳》:“ 廣 發伏擊之,蠻奔潰,斬 阿汝 及大酋二八人。” 明 徐渭 《凱歌贈參將戚公》詩之一:“戰罷親看海日晞,大酋流血濕龍衣。”
成語(Idiom):大酋
發音(Pronunciation):dà q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權勢熏天、威風凜凜的人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酋一詞源自英文單詞"chief",意為首領、酋長。在中國文化中,大酋用來形容權力高強、威風凜凜的人物,通常指政治、軍事或商業領域的頂級人物。這個成語強調了這些人物的權威和統治力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酋一詞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個領域或組織中的權勢和威望。可以用來形容政治家、企業家、軍事將領等具有巨大影響力和權威的人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酋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李大酋的人物,他是一個權勢熏天的商人,擁有巨大的財富和影響力。這個故事引發了人們對權力和財富的思考,從而形成了"大酋"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政治圈里是個大酋,無論在哪個議題上都能夠左右決策。
2. 這位企業家是商界的大酋,他的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都有巨大的影響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大酋"與權勢熏天、威風凜凜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權傾朝野"、"一方霸主"等,以擴展對權力和影響力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級里是個大酋,大家都聽他的話。
2. 初中生:這位籃球隊的隊長是個大酋,他帶領團隊贏得了比賽。
3. 高中生:那個學生會主席是個大酋,他在學校里享有很高的聲望。
4. 大學生:這位教授是學術界的大酋,他在自己的領域里有很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