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肉
基本解釋
◎ 皮肉 píròu
[skin and flesh;physical] 皮膚和血肉,借指肉體
難道這點皮肉之苦都受不了嗎
詳細解釋
皮膚和肌肉;皮膚?!?a href="/r_ci_687a5680ddf6041a883912e352c89bc4/" target="_blank">列子·湯問》:“ 黑卵 悍志絶眾,力抗百夫,筋骨皮肉,非人類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茅盾 《子夜》十四:“一個是圓臉兒,不長不短,水汪汪的一對眼睛,皮肉黑一點兒。”
成語(Idiom):皮肉(pí ròu)
發音(Pronunciation):pí r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表面上的爭執或沖突,實際上是為了互相磨礪,增進感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皮肉一詞源于中醫術語,指的是人體表面的皮膚和肌肉。在成語中,皮肉的意思是指表面上的爭執或沖突,實際上是為了互相磨礪,增進感情。這種爭執或沖突并不是真正的敵意,而是為了通過相互摩擦來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人際關系中的矛盾和沖突,強調通過相互磨合和互相理解來增進感情和友誼。例如,在工作環境中,同事之間可能存在意見不合或競爭,但通過相互合作和妥協,可以達到共同的目標,并增進彼此的友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公孫丑上》記載了一個故事,講述了孟子與公孫丑之間發生的一次爭執。孟子認為公孫丑的觀點是錯誤的,但他并沒有直接反駁,而是通過皮肉的方式,即表面上的爭論,來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信任。這個故事成為了“皮肉”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皮和肉,形象地描述了人際關系中的爭執和沖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有些皮肉,但這只是為了更好地合作。
2. 朋友之間難免有些皮肉,但這并不影響我們的友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皮肉”這個成語與中醫的概念聯系起來,想象人體表面的皮膚和肌肉在互相摩擦中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際關系和溝通相關的成語,如“和氣生財”、“言而有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和小紅之間有些皮肉,但他們很快就和好了。
2. 小學生:雖然我們之間有些皮肉,但我們還是能夠友好相處。
3. 初中生:同學之間發生的皮肉只是為了更好地合作和交流。
4. 高中生:雖然我們之間存在一些皮肉,但這并不影響我們的友誼和團隊合作。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皮肉”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