抅肆
成語(Idiom):抅肆(tóng sì)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動勇猛果斷,毫不猶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抅肆是由“抅”和“肆”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抅”是指勇敢果斷,毫不猶豫;“肆”是指大膽、放肆。抅肆表示一個人在行動時勇猛果斷,毫不猶豫,不受任何束縛,大膽行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抅肆多用于形容人的勇猛果斷的行動,常用于褒義。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危險時毫不猶豫地采取行動,展現出勇敢果斷的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抅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僖公二十一年》的記載。當時,魯國的大夫公孫鞅與魯僖公討論國家政策。公孫鞅提出了一些建議,但魯僖公卻猶豫不決,不敢果斷采取行動。公孫鞅見狀,便用自己的身體示范,以行動告訴魯僖公要勇敢果斷,毫不猶豫地行動。后來,人們就用“抅肆”來形容勇猛果斷的行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面對困難時總是抅肆行事,從不退縮。
2. 這個決定需要你抅肆一點,不要猶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抅肆”聯想為“同似”,表示行動果斷,毫不猶豫。可以通過與“同似”進行對比,記憶“抅肆”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果斷”、“大膽”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面對考試,我要抅肆地去做,不要猶豫。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抅肆地進攻,取得了勝利。
3. 高中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我要抅肆地追隨自己的興趣。
4. 大學生:創業需要抅肆的勇氣和決心。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要抅肆地解決問題,不要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