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資
基本解釋
亦作“ 分貲 ”。共同送禮或籌辦事情,每人分攤的錢。《金瓶梅詞話》第六一回:“哥分付每人出多少分資,俺們都送哥這里來就是了。” 清 李漁 《比目魚·村巹》:“去樵擔賀婚姻,分貲無別樣,半挑薪,勾煖交杯酒。” 清 李漁 《比目魚·聞過樓》第二回:“ 呆叟 選了吉日,將要遷移,方才知會親友,叫他各出分資與自己餞別。”《醒世姻緣傳》第六回:“合縣士民也有買三牲還愿的,也有合分資做慶賀道場的。”
成語(Idiom):分資(fēn zī)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z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將財產分割、分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資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分”和“資”兩個字組成。它的基本含義是將財產分割、分配。在經濟和法律領域,分資常常指的是將企業或財產進行分配,或者將資金進行分割和分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分資這個成語通常在商業、法律和金融領域中使用。例如,在企業合并或分立時,會使用分資這個成語來描述財產的分割和分配。此外,在家庭財產的繼承或分割時,也可以使用分資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分資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中,財產的分割和分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這個成語的起源故事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記載,但可以推測它源于古代封建社會中的財產繼承和分割的實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分資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分”和“資”。其中,“分”表示分割、分開的意思,“資”表示財產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公司合并后,他們需要進行分資,確定各方的股權比例。
2. 父母去世后,他們兄弟姐妹之間進行了一次公平的分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分”和“資”兩個字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金字塔形狀的財產被分割成多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一定的價值和資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財產繼承、企業合并和分立等相關的法律和商業知識,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分資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公平地分資糖果。
2. 中學生:他們為了平等地分資家庭財產,進行了長時間的協商。
3. 大學生:在公司合并后,需要進行合理的分資來保證各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