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色
基本解釋
(1).指人面部的血色。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四》:“會日暮,吏士無人色,而 廣 ( 李廣 )意氣自如。” 宋 陸游 《大風雨中作》詩:“鄰曲無人色,婦子淚縱橫。”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金川之戰》:“二酋戰慄無人色,匍匐而出。”
(2).人的等類。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 宋參政 綬 ,常患仕路人色多冗。”
成語(Idiom):人色(rén sè)
發音(Pronunciation):rén s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容貌、相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人色指的是一個人的容貌、相貌。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外貌特征,通常用于貶義,表示不好看或者丑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人色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的外貌,特別是在貶低或嘲笑他人時使用。例如,在形容一個人相貌丑陋或者不好看時,可以說他的人色不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人色一詞最早出現于《莊子·人間世》一文中。在這個故事中,莊子講述了一個人去找相士算命的故事。相士看到這個人的相貌很丑陋,就用了人色這個詞來形容他。從此以后,人色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相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人色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其中形容詞“人”表示人的,名詞“色”表示相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人色不佳,所以很難找到工作。
2. 她的人色雖然不出眾,但是她的才華卻很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人”和“色”兩個字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相貌是由不同的顏色構成的,所以人色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相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人色這個成語之外,還有其他與相貌相關的成語,如人面獸心、人模狗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人色非常好看,就像明星一樣。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人色雖然不是很出眾,但是他的內在美更重要。
3. 高中生(16-18歲):她的人色很普通,但是她的個性很迷人。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人色并不是判斷一個人的標準,重要的是內在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