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皮公
成語(Idiom):鹿皮公(lù pí gōng)
發音(Pronunciation):lù pí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面皮厚,不知羞恥,無恥之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鹿皮公”源自于古代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只鹿,它非常愛美,常常在河邊的水中欣賞自己的倒影。一天,它被獵人發現,追逐中,鹿的皮被獵狗咬破,它逃到了一個村莊。村莊里的人們看到了這只鹿,都驚嘆于它美麗的皮毛,紛紛贊美它。鹿聽到這些贊美后,變得越發驕傲自大,以為自己是天下最美的動物。但是,當它看到自己的倒影時,才發現自己的皮毛已經被咬破,丑陋不堪。從此,鹿明白了自己的真實面貌,也明白了自己的虛榮和自大是多么可笑可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那些無恥、不知羞恥、厚臉皮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鹿皮公”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告訴人們虛榮的危害和自大的可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鹿皮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鹿皮公,明明做錯了事情還嘴硬。
2. 這個人驕傲得像個鹿皮公,根本不把別人的感受放在眼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鹿的美麗皮毛和鹿皮公的行為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鹿自大地欣賞自己的倒影,然后發現自己的皮毛已經被咬破,變得丑陋不堪,從而明白了自己的虛榮和自大是多么可笑可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和成語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做錯事情從不承認,真是個鹿皮公。
2. 初中生:別人的成績比他好,他卻還在那里吹噓自己的聰明,真是個鹿皮公。
3. 高中生:他明明做了錯事,卻一點也不覺得羞恥,真是個鹿皮公。
4. 大學生:這個人厚臉皮到了極點,明明錯了還死不承認,真是個鹿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