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器
成語(Idiom):湯器(tāng qì)
發音(Pronunciation):tāng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貧寒,形容家境貧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湯器一詞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鹿鳴》:“鹿鳴于喬木,食野之草。湯之沃沃,滌我百僚。”這里的“湯”是指清潔,而“器”是指器皿。整個成語的意思是用清潔的器皿,來洗滌百官的心靈。在古代,貧寒的人家只能用簡陋的湯器,而富貴的人家則使用精美的器皿,因此,湯器成為了貧寒的象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家境貧困的人家或者貧窮的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文學作品之一,其中的《小雅》是一部描寫社會風俗的篇章。《鹿鳴》這首詩描述了一個貧寒的家庭,而其中的“湯器”一詞,成為了形容貧窮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境貧寒,過著吃湯器的日子。
2. 雖然家境貧困,但他并沒有因為吃湯器而感到羞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湯器”的發音和形狀,想象一個簡陋的湯器,代表貧寒的家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詩經》中的其他篇章,了解古代社會的風俗和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碗都是湯器,但我覺得很好用。
2. 初中生:他家境貧窮,只能用湯器吃飯。
3. 高中生:盡管他家境貧困,但他并沒有因為吃湯器而感到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