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guī qí gù guài ㄍㄨㄟ ㄑㄧˊ ㄍㄨˋ ㄍㄨㄞˋ歸奇顧怪(歸奇顧怪)
明 末 昆山 歸莊 與 顧炎武 ,俱有才名,而耿介絕俗,人稱“歸奇顧怪”。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九:“﹝ 顧亭林 ﹞與同邑 歸莊 齊名。鄉里有 歸 奇 顧 怪之目。”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國初, 崑山 歸處士 莊 與 亭林 齊名,時有 歸 奇 顧 怪之目?!?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歸奇顧怪
成語(Idiom):歸奇顧怪
發音(Pronunciation):guī qí gù gu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思維不正常,看待事物時常常抓住一些奇怪之處,而忽略了本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歸奇顧怪指的是人們在觀察事物時,常常只關注其中的奇怪之處,而忽略了事物本身的重要性和真實的內涵。這種思維方式常常導致人們對事物的判斷和評價出現偏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歸奇顧怪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對事物有偏見、只看表面而不深入思考的人。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情境中,比如形容某人對一個新事物或新概念的反應,或者形容某人對一個普通的事情過于關注其中的一些細節而忽略了整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歸奇顧怪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小說《警世通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山中遇到一只鹿,卻只看到鹿身上的一只角,認為這是一只怪物。后來他才意識到自己歸奇顧怪,沒有看到鹿的本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歸奇顧怪由“歸”、“奇”、“顧”和“怪”四個字組成,每個字都有獨立的意義,但組合在一起表示整個成語的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歸奇顧怪,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只關注一些瑣碎的細節。
2. 這個人思維很奇特,經常歸奇顧怪,對于常見的事情總是有各種奇怪的見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歸奇顧怪與一個具體的場景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比如,想象一個人在看一只鳥的時候,只關注鳥身上的一根羽毛,而忽略了整個鳥的美麗和飛翔的本質。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你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歸奇顧怪相似的成語,比如“見微知著”、“以貌取人”等,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歸奇顧怪,不相信我們班上的新同學是個天才。
2. 初中生:我覺得有些人太歸奇顧怪了,明明只是一件小事,卻要大驚小怪。
3. 高中生:老師說我們要多角度思考問題,不要歸奇顧怪,要看到問題的本質。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歸奇顧怪”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