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正
成語(Idiom):履正
發音(Pronunciation):lǚ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堅持正義和道德,恪守原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履正是由“履”和“正”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履指的是穿鞋踏地,引申為行為、舉止。正指的是正直、公正、合乎道德。履正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在行為舉止中堅持正義和道德,恪守原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履正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誘惑或困難時能夠堅守正義,不為外界誘惑所動搖。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來鼓勵他人勇敢地去面對困難和挑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段描寫賈母對賈寶玉說:“我家雖有錢,卻無阿婆,你若能履正行事,我就當你是我的阿婆。”這段話意味著只有履行正義和道德,才能被認可和尊重。這段話后來演變成了成語“履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履正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履”和形容詞“正”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面對貪污的誘惑時,始終履正不移。
2. 這位領導履正為人,不畏權勢,始終堅守原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正裝,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在正義的道路上,堅守自己的原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正直無私”、“守正不阿”等,以擴展對正義和道德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做一個履正的好學生,不做欺負同學的事情。
2. 初中生:老師教育我們要履正為人,不要抄襲別人的作業。
3. 高中生:考試的時候,我選擇履正,不作弊,不使用作弊工具。
4. 大學生:在社會上,我們要履正為人,不參與任何違法犯罪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