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志
成語(Idiom):溺志(nì zhì)
發音(Pronunciation):ní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沉迷于某種理想、事業或追求中,無法自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溺志形容人追求某種理想、事業或追求時,過于執著、沉迷,無法自拔,甚至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人過于沉迷于某種事業、追求或理想,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生活或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九年》中有一則故事。當時,齊國有個人叫鮑焦,他非常喜歡音樂,整天都沉迷于音樂之中,無法自拔。哀公對他說:“你不應該溺于音樂中,而應該關心國家大事。”因此,溺志這個成語就形成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學習溺志了,整天都只顧著看書,連飯都忘了吃。
2. 她溺志于藝術創作,每天都忘記了時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溺”字與“沉迷”聯系起來記憶,因為“溺”意為沉沒、淹沒,與沉迷的意思相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溺志相關的成語,比如“藕斷絲連”、“固執己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哥哥溺志于籃球,每天都練習得很認真。
2. 初中生:他溺志于寫作,每天都在創作自己的小說。
3. 高中生:她溺志于科學研究,每天都在實驗室里進行實驗。
4. 大學生:他溺志于創業,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放棄了很多休息時間。
5. 成年人:他溺志于工作,整天都忙于工作,忽略了家庭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