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網
成語(Idiom):漏網
發音(Pronunciation):lòu w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逃脫或被遺漏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漏網是由“漏”和“網”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漏指漏掉、逃脫,網指陷阱、圈套。漏網意味著逃脫了陷阱或圈套,也可以指被疏忽或遺漏的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漏網常用于形容逃脫或被遺漏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逃脫罪責、逃避懲罰的人,也可以用于描述被人遺忘或忽視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漏網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孔融讓梨》。故事中,孔融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有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以聰明才智和善良正直而聞名。有一次,孔融與曹操的兒子曹丕一起游玩,曹丕吃了一個梨后,不小心把梨核卡在了喉嚨里,險些窒息。孔融見狀,立即上前幫助曹丕取出梨核,使其得救。曹操非常感激孔融的救命之恩,但孔融卻謙遜地說:“我只是順手幫忙,無功可稱。”后來,孔融因為其高尚的品德和才能被曹操所器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漏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漏網之魚,逃脫了警方的追捕。
2. 這個問題一直被社會所漏網,直到最近才引起了廣泛關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漏網與逃脫、被遺漏的意思聯系起來,想象一個魚從一個網的漏洞中逃脫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逃脫、遺漏相關的成語,如“逍遙法外”、“無影無蹤”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在游戲中漏網了,沒有被敵人發現。
2. 初中生:他偷了東西,但是漏網了,沒有被抓住。
3. 高中生:這項重要的政策一直被政府漏網了,沒有得到及時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