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田
基本解釋
(1).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劃成“井”字形,分為九區,中區由若干農夫共同耕種,將收獲物全部繳給統治者,稱為“公田”。同中區以外的“私田”相對稱?!对姟ば⊙拧ご筇铩罚骸坝晡夜?,遂及我私?!?朱熹 集傳:“公田者,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而同養公田也。”《禮記·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稅。” 孔穎達 疏:“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薄?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食貨志上》:“六尺為步,步百為畮,畮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為廬舍?!眳⒁姟?井田 ”。
(2).公家之田。封建官府控制的土地。亦稱“ 官田 ”?!?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食貨志上》:“令命家田 三輔 公田?!?顏師古 注引 韋昭 曰:“命家,謂受爵命一爵為公士以上,令得田公田,優之也?!?三國 魏 曹植 《籍田論》:“夫營疇萬畝,厥田上下……司農是掌,是為公田?!薄独m資治通鑒·宋德祐元年》:“詔:公田最為民害,稔禍十有餘年,自今并給原主,令率其租戶為兵?!?br>(3).舊時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習稱為公田。但其性質實為民田。
(4).指社會主義改造后農村集體所有的田地。 李朝 《四川省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的互助聯組》:“許多聯組還試行了小包工,集體經營公田?!?/p>
反義詞
成語(Idiom):公田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t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共的土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田是指屬于整個社會或公眾的土地。它不屬于個人或私人所有,而是供大家共同使用和管理的土地資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田一詞可以用來形容某個資源或利益是共有的,不屬于個人獨享,而是供大家共同分享和利用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些人將本應屬于公眾的資源據為己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田一詞起源于中國古代的農業社會。在古代,人們將一部分土地劃歸為公共領地,供全村人共同耕種和收獲。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每個家庭都能有一定的土地資源,避免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田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土地是公田,大家都可以種植和收獲。
2. 不要私占公田,應該與大家共享資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公田與“公共的土地”進行聯想,將其與農業社會的共享土地的情景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土地制度,以及現代社會中的公共資源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公田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學校的操場是公田,大家都可以一起玩耍。
中學生:公共圖書館是我們的公田,大家都可以借閱和學習。
大學生: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公田,每個人都可以方便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