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陽孤桐
嶧陽孤桐(Yì yáng gū tóng)
發音(Pronunciation):yì yáng gū t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孤獨無助的狀態或人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嶧陽,是中國山東省的一個地名,孤桐指獨立生長的一棵桐樹。成語中的“嶧陽孤桐”比喻在困境中獨自堅持、無依無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困難或逆境中,孤獨無助地堅持下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嶧陽孤桐的典故源自戰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國的國君齊襄公意圖削弱諸侯國的勢力,他將國內的賢士全部貶到邊遠地區,以削弱他們的影響力。其中就包括了齊國的大臣孟嘗君。孟嘗君被貶到了嶧陽,他在那里過著孤獨無助的生活。然而,盡管孟嘗君失去了朝廷的權力和聲望,他依然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撓地為國家盡職盡責。這個故事后來就演變成了成語“嶧陽孤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嶧陽孤桐由地名“嶧陽”和“孤桐”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境中,他像嶧陽孤桐一樣堅持了下來。
2. 盡管身處逆境,他仍然像嶧陽孤桐一樣堅強不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孟嘗君被貶到嶧陽的情景,想象他在那里孤獨無助地堅持下去的形象,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孟嘗君的故事,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孤掌難鳴”、“孤苦伶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困難中像嶧陽孤桐一樣堅持不懈,最終取得了好成績。
2. 初中生:盡管家庭條件不好,但他像嶧陽孤桐一樣堅強,努力學習,終于考上了大學。
3. 高中生: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我們要像嶧陽孤桐一樣堅持自己的信念,不放棄追求夢想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