刳獸食胎
成語(Idiom):刳獸食胎
發音(Pronunciation):kū shòu shí tā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惡劣的環境或條件,比喻極其殘酷和惡劣的境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刳獸食胎”出自《戰國策·趙策一》。刳,意為剖開;獸,指野獸;食,指吃;胎,指未出生的胎兒。成語的意思是指野獸剖開母獸的肚子吃胎兒,形容環境極其惡劣和殘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種極度惡劣的環境、條件或處境,比如戰爭、災難、貧困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戰國策·趙策一》記載,戰國時期,趙國的大將軍趙奢帶領軍隊與燕國作戰。燕國國君燕昭王為了讓趙奢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惡劣,派人將一只野獸剖開,取出其未出生的胎兒,供趙奢觀看。趙奢看到后非常震驚,形容戰爭殘酷無情,于是用“刳獸食胎”來形容這種極度惡劣的境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如此糟糕,簡直是刳獸食胎。
2. 在那個貧困的山村里,人們生活條件極為惡劣,可以說是刳獸食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刳獸食胎”這個成語與極度惡劣的境況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只野獸剖開母獸的肚子吃胎兒的場景,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戰國時期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他與殘酷、惡劣相關的成語,如“如喪考妣”、“水深火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電影里有一場刺激的戰斗,戰士們在刳獸食胎的環境下英勇奮戰。
2. 初中生:這個社會競爭激烈,很多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在刳獸食胎的環境中努力奮斗。
3. 高中生:在這個戰亂頻發的國家,人民生活在刳獸食胎的環境中,飽受苦難。
4. 大學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年輕人常常要在刳獸食胎的環境中艱難求職。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