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率以為常
發音(Pronunciation):lǜ yǐ wéi ch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習以為常,認為是平常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某種情況或事物長期以來一直存在,人們習以為常,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們對某種不好的現象或習慣已經習以為常,不再覺得奇怪或不滿意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戰國策·齊策二》:“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吾察其行也,而不觀其言也。今夫言六國之大事者,率以為常。”意思是說,人在臨死之前,說出的話往往很好聽,但我只是觀察他們的行動,不看重他們說的話。而今天所謂的六國大事,人們都習以為常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率”、“以為”和“常”三個成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對貧困現象已經“率以為常”,沒有采取積極的措施來改變。
2. 這種不文明行為已經在我們的社會中“率以為常”,我們應該加強道德教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率以為常”拆分為“率”、“以為”和“常”,然后分別記憶它們的意思,最后再組合在一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新聞報道、社會問題的討論等來加深對“率以為常”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習慣了每天做作業,已經“率以為常”了。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反對學校里的欺凌行為,不能“率以為常”。
3. 高中生: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已經被人們“率以為常”,我們應該努力改變它。
4. 大學生:我們不能對腐敗現象“率以為常”,應該積極參與社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