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俗
成語(Idiom):牽俗
發音(Pronunciation):qiān s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受俗務所牽連,難以擺脫世俗的束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牽俗是由“牽”和“俗”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牽指被牽引、被牽連,俗指世俗、俗務。牽俗形容人受到世俗的束縛,難以擺脫世俗的紛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牽俗常用于形容某人境遇或行為受到社會風俗習慣的限制,無法追求自由和獨立,也可用來批評那些過分追求名利、追逐浮華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只鳥被人用繩子牽著,無法自由飛翔。這則寓言故事比喻人受到世俗的束縛,無法追求自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牽俗,無法追求內心真實的自我。
2. 這位藝術家始終不被世俗所牽,創作出了許多獨特的作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只被繩子牽引的鳥,無法自由飛翔,象征受到世俗的束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如牽強、牽一發而動全身等。
2. 學習相關的寓言故事,如《莊子》中的其他寓言故事,拓寬自己的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喜歡參加班級的流行活動,覺得那些活動太牽俗了。
2. 初中生:她一直想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愿被牽俗束縛住。
3. 高中生:他覺得追求名利是一種牽俗的行為,他更注重內心的成長和價值觀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