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葉之信
成語(Idiom):桐葉之信(tóng yè zhī xìn)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yè zhī x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傳遞消息或者信函的途徑間接而不可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桐葉之信是一個比喻,比喻通過非正式的、不可靠的途徑傳遞的消息或信函。類似于現代社交媒體傳播的信息,桐葉之信也容易被篡改或者失真,因此不可全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桐葉之信常用于形容傳遞消息不可靠或者不可信賴的情況,也可以用于批評或者警示他人不要輕易相信傳聞或者不可靠的消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楊修的人,他與一位名叫蔡邕的官員有爭執。為了陷害蔡邕,楊修編造了一封信,假裝是蔡邕寫給皇帝的密信,然后將這封信藏在桐樹葉中,故意讓人發現。然而,皇帝并沒有輕信這份桐葉中的信函,而是派人調查了事實真相,最終揭穿了楊修的陰謀。從此,人們用“桐葉之信”來形容不可靠的消息傳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桐葉之信由“桐葉”和“之信”兩個成語組成,其中“桐葉”指桐樹葉,而“之信”表示信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消息都是桐葉之信,根本不能相信。
2. 別輕易相信那些桐葉之信,要通過可靠的渠道核實信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使用圖像聯想法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片桐樹葉上面寫著“信”字,但桐樹葉是容易飄落的,因此這個信函可能會被風吹走,變得不可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傳遞消息相關的成語,如“耳食之言”、“道聽途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不相信小明告訴我的那個消息,那明顯是桐葉之信。
初中生:別聽信那些桐葉之信,要通過可靠的渠道獲取信息。
高中生:他們之間的爭執是因為相信了一些桐葉之信,導致誤會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