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
成語(Idiom):捐軀赴國難
發音(Pronunciation):juān qū fù guó n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國家的安危,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生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捐軀赴國難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形容一個人為了國家的利益,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生命。這個成語常常用來稱贊那些為國家民族利益奮斗犧牲的英雄人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在正式場合或者描述英雄事跡時使用。比如,在國家紀念日、英雄紀念日、或者英雄人物的事跡報道中,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贊美英雄的精神和犧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歷史上的一位英雄人物——岳飛。岳飛是南宋時期的一位將領,他忠于國家,勇猛無比。在抗擊外敵入侵的戰斗中,岳飛多次領導軍隊取得勝利。然而,由于他的忠誠和威脅到官僚集團的權益,他最終被陷害并處以死刑。在他被處決前,他說過:“我雖死,但南宋不會亡!”這句話表達了他為國家民族利益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生命的決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 [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捐軀赴國難,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2. 那位壯士捐軀赴國難,成為了國家的英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捐軀赴國難”與岳飛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想象岳飛為了國家的利益,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生命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岳飛和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捐軀赴國難”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感悟。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岳飛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英雄,他捐軀赴國難,保衛了祖國。
2. 初中生:在歷史課上學到了岳飛捐軀赴國難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
3. 高中生:岳飛的精神鼓舞著我們,我們也要為國家的利益毫不猶豫地捐軀赴國難。
4. 大學生:岳飛的故事告訴我,一個人應該有為國家民族利益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生命的勇氣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