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lóng tiào hǔ wò ㄌㄨㄙˊ ㄊㄧㄠˋ ㄏㄨˇ ㄨㄛˋ龍跳虎臥(龍跳虎臥)
喻文筆、書法縱逸雄勁。語本 張彥遠 《法書要錄》引 南朝 梁 袁昂 《古今書評》:“ 蕭思話 書走墨連綿,字勢屈強若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四:“ 香雪 《蘭陵王》一闕,句句從對面寫來,直至結處云:‘這般情景,怎教我,不念著。’一筆叫醒,戛然而止,用筆亦有龍跳虎臥之奇。”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取隋》:“ 裴鏡民 勻粹秀整,態度安和; 靈慶池 則有騰擲之勢,略見龍跳虎臥氣象,尤為妙品。” 金松岑 《文學上之美術觀》:“異日者龍跳虎臥,磨崖 崑崙 之巔,波涌云垂,張樂 洞庭 之澤。”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龍跳虎臥
成語(Idiom):龍跳虎臥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tiào hǔ w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力量非凡、威勢驚人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和虎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分別代表著力量和威猛。成語“龍跳虎臥”形容某個人或某件事物的力量非常強大,威勢驚人,無人能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能力非常強大,無人能及;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威力非凡,令人驚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戰國時期的一位名將。當時,秦國的將軍白起在攻打趙國的時候,遭到了趙國將軍李牧的頑強抵抗。白起深知李牧的戰術高明,為了能夠戰勝李牧,他設計了一個陷阱。他在戰場上安排了許多火坑,然后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引誘李牧進入火坑,最后一舉擊敗他。這個計劃非常成功,李牧的軍隊被火焰所困,無法動彈。后來,人們形容白起的計策為“龍跳虎臥”,以表達對他非凡智謀和強大力量的贊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龍跳虎臥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兩個動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和能力讓人感到龍跳虎臥,無人能及。
2. 這支球隊的實力非常強大,可以說是龍跳虎臥。
3. 這部電影的特效效果非常震撼,可以用龍跳虎臥來形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龍跳虎臥”這個成語與龍和虎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條巨龍跳過一只躺在地上的猛虎,表示強大的力量和威勢。可以通過繪制或尋找相關的圖片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和虎的象征意義。
2. 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龍馬精神”、“虎踞龍盤”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
3. 閱讀相關的歷史故事和傳說,了解更多關于龍和虎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的力量非常大,可以說是龍跳虎臥。
2. 小學生:我爸爸打籃球的時候,像一只龍跳虎臥,無人能擋。
3. 初中生:這個游戲的難度非常高,需要有龍跳虎臥的實力才能通關。
4. 高中生:這位運動員的實力非常強大,可以說是龍跳虎臥。
5.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競爭非常激烈,只有具備龍跳虎臥的能力才能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