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爺
基本解釋
(1).指府同知。《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潘保正 走來向他説道:‘二相公,你可知道縣里老爺壞了?今日委了 溫州府 二太爺來摘了印去了。’” 張慧劍 校注:“二太爺,指知府的輔佐官同知。同知僅比知府小些,故有‘二太爺’的稱呼。”
(2).舊時百姓對人仆的敬稱。《紅樓夢》第九五回:“那人便懷內掏出賞格來,指給門上人瞧,説:‘這不是你們府上的帖子?寫明送玉的給銀一萬兩。二太爺,你們這會子瞧我窮,回來我得了銀子,就是財主了。’”
成語(Idiom):二太爺(èr tài yé)
發音(Pronunciation):[èr tài y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物身份低微,地位卑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太爺是由“二”和“太爺”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二”表示次要、低級的意思,“太爺”是對父親的尊稱。成語的意思是指人物身份低微,地位卑賤,沒有地位和權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很低,沒有地位和權力,處于社會的底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二太爺”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金瓶梅》中,形容賈寶玉的父親賈母在家族中的地位相對較低。后來,這個成語被廣泛使用,用來形容人物的低賤地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太爺是由兩個詞組成的,其中“二”是形容詞,表示次要的意思;“太爺”是名詞,表示尊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只是個二太爺,沒有什么權力和地位。
2. 這個人一直是社會的二太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二太爺”聯想為一個人身份地位低微的形象,想象他在社會中沒有地位和權力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社會地位相關的成語,如“庸人自擾”、“卑躬屈膝”等,以加深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級里只是個二太爺,沒有什么特別的地位。
2. 初中生:他在學校里沒有參加過任何活動,就是個二太爺。
3. 高中生:他從來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只是個二太爺。
4. 大學生:他在社團里沒有什么活躍度,就是個二太爺。
5. 成人:他在公司里沒有什么影響力,只是個二太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