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郎
基本解釋
亦稱“ 夕拜 ”。黃門侍郎的別稱。 漢 時,黃門郎可加官給事中,因亦稱給事中為夕郎。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上:“黃門侍郎,每日暮,向 青瑣門 拜,謂之夕郎。” 唐 宋之問 《和姚給事寓直之作》詩:“清論滿 朝陽 ,高才拜夕郎。” 宋 高承 《事物紀原·三省綱轄·夕拜》:“ 漢 給事中故事,每日暮時,入對 青瑣門 拜,故謂之夕拜,亦為夕郎。”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給事郎為夕郎、夕拜。” 清 錢謙益 《祭翁太常文》:“余偕計吏,君官夕郎,握手道故,推星閲霜。”
成語(Idiom):夕郎
發音(Pronunciation):xī l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黃昏時分,太陽落山的時候。也比喻人老去的時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夕郎是一個古代詩詞中的形象,用來形容太陽落山的景象。夕指黃昏,郎指男子,合起來表示太陽即將落山。在古代文學中,夕郎常常用來描繪黃昏時分的美景。后來,夕郎的含義擴展為比喻人老去的時候,表示人到了晚年,陽光即將消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夕郎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黃昏時分的景象,也可以用來比喻人老去的場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太陽落山的美景,或者用來表達一個人年紀漸長,逐漸衰老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夕郎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楚辭·九章·離騷》中。這首詩描繪了楚國大夫屈原在放逐期間的心情和景象。其中有一句“夕郎朝榮耀,委瘁以殫精”,形容了夕陽下的美景和屈原為國家付出的艱辛。后來,夕郎逐漸演變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夕郎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夕”和“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夕郎西下,金波萬頃。
2. 他已經到了夕郎的年紀,應該好好享受晚年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夕郎”這個成語與黃昏時分的美景聯系在一起,想象太陽落山的景象。另外,可以將“夕”想象成太陽即將落山的樣子,而“郎”則代表男子,表示太陽即將消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文學作品,如《楚辭》和《詩經》,以及其中的成語和詩句。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夕陽、黃昏相關的成語,如“夕陽西下”、“晚霞滿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夕郎西下,天空變成了一片紅色。
2. 初中生:他的爺爺已經到了夕郎的年紀,但仍然很健康。
3. 高中生:在黃昏時分,夕郎的美景讓人感到寧靜和安詳。
4. 大學生:他的人生已經到了夕郎的階段,需要好好規劃未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