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
基本解釋
(1).端正德行。《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孔穎達 疏:“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德以幅之,使無黜嫚,謂之幅利。”
(2).純正的道德。《逸周書·大聚》:“萬財既成,放此為人,此謂正德。”《國語·楚語上》:“明精意以導之罰,明正德以道之賞。”
成語(Idiom):正德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品德高尚,行為端正,符合道德準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德是由“正”和“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正”表示正確、公正,指人們應該遵守道德規范,言行正直;“德”表示品德、道德,指一個人應該具備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養。因此,“正德”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符合道德準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德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適用于各種場合。比如,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在工作中積極負責,不貪污受賄;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生活中守信用,樂于助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德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楊修傳》中。故事講述了楊修在他的家鄉擔任官職期間,以其正直公正的品德和行為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和愛戴。正德成為了人們對楊修的評價,后來也被用作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德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正”和名詞“德”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秉持著正德的原則,從不接受賄賂。
2. 這位領導以其正德的品質,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正德”這個成語與“正直”、“品德”等相關詞語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也可以通過制作記憶卡片,將成語的意思、解釋和例句寫在卡片上,反復復習記憶,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正直無欺”、“德高望重”等,加深對道德和品德的理解和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長大后能夠成為一個正德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2. 初中生:老師常常教導我們要秉持正德的原則,不做任何違法的事情。
3. 高中生:我覺得正德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它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道路。
4. 大學生:在職場上,只有具備正德的人才能夠得到同事和領導的認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