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偃
成語(Idiom):枯偃(kū yǎn)
發音(Pronunciation):kū y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體瘦弱、衰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枯偃是由“枯”和“偃”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枯”指的是植物干癟、沒有水分,引申為人體瘦弱、衰弱;“偃”指的是平躺、躺臥的意思。枯偃合在一起,形容人的體態瘦弱、衰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體瘦弱、衰弱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身體虛弱、憔悴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中有這樣一句話:“吾聞古之人,有賢圣者,其枯偃如也。”在古代,枯偃常常被用來形容賢圣之人,表示他們在修身養性的過程中,舍棄了世俗的享受,追求內心的境界。后來,這個詞語逐漸演變為形容人體瘦弱、衰弱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生病后,變得枯偃不堪,瘦得只剩皮包骨頭。
2. 這位老人年事已高,身體枯偃,走起路來有些蹣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枯偃”這個詞語與瘦弱、衰弱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例如,想象一個人瘦弱得只剩下皮包骨頭,躺在床上的樣子,就可以聯想到枯偃這個詞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身體狀況相關的成語,如“衰弱不堪”、“消瘦如柴”等,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生病時,變得枯偃不堪,連玩都沒力氣了。
2. 初中生:這位老人年紀大了,身體枯偃,需要多休息。
3. 高中生: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學習,他的身體變得枯偃,但內心卻更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