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甎
基本解釋
古代建筑物的遺磚。常由發(fā)掘而得。其上多有年款、圖案花紋,或吉祥語等,于考古、美術(shù)、書法皆有重要價值。甎,同“ 磚 ”。 宋 王溥 《唐會要·雜錄》“ 開元 十一年”原注:“初,有司奏脩壇,掘地獲古銅鼎二……又獲古甎,長九寸,有篆書‘千秋萬歲’字,及‘長樂未央’字。”參閱 宋 洪適 《隸續(xù)》、 清 陸心源 《千甓亭古磚圖釋》。
成語(Idiom):古甎(gǔ ān)
發(fā)音(Pronunciation):gǔ 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用來筑墻的磚石。比喻古老而堅固的事物或制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古甎是指古代建筑中用來筑墻的磚石。由于古代的磚石制作工藝相對簡陋,所以古甎的質(zhì)量和堅固度都相對較低。因此,“古甎”成為了一個比喻,用來形容古老而堅固的事物或制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古老而堅固的事物或制度,例如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古代的法律制度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他想要修筑一條連接北方和南方的大運河,需要大量的磚石。于是他下令拆除了一座廟宇,將其中的古甎磚石用于修筑運河。這座廟宇被拆毀后,原本堅固的古甎磚石依然保存完好,秦始皇對此感到非常驚訝,于是就有了“古甎”這個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古城墻是用古甎磚石筑成的,非常堅固。
2. 這個古老的傳統(tǒng)習(xí)俗就像一塊古甎,經(jīng)久不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古甎的形狀和堅固度,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古甎磚石的堅固度,就像古老而堅固的事物或制度一樣。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建筑和磚石制作的歷史,以及古代建筑文化的發(fā)展。同時,也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形容古老而堅固的成語,如“古稀之年”、“世代相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這座古甎城墻已經(jīng)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2. 初中生:我們應(yīng)該珍惜古甎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
3. 高中生:古甎制度在古代中國有著重要的地位,對后世影響深遠。
4. 大學(xué)生:這個社會正在經(jīng)歷巨大的變革,我們需要借鑒古甎的堅固品質(zhì),保留好的傳統(tǒng)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