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悴
成語(Idiom):摧悴(cuī cuì)
發音(Pronunciation):cuī c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被折磨得非常疲憊憔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摧悴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摧意為打擊、摧毀,悴意為疲憊、憔悴。摧悴形容人或事物經過折磨、困苦等長期壓力后,身心疲憊、憔悴不堪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摧悴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經歷長時間的困難、折磨或病痛后,身心疲憊、憔悴不堪的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被摧毀、損壞后的破敗不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摧悴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與唐代文學家白居易有關。據傳,白居易曾任唐朝宰相,他在位期間積極推行政治改革,但遭到了保守派的強烈反對。在政治斗爭中,白居易備受打擊和折磨,最終導致他身心疲憊、憔悴不堪。因此,人們用“摧悴”這個成語來形容長時間受到困擾或折磨后的憔悴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摧悴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摧為動詞,意為打擊、摧毀;悴為形容詞,意為疲憊、憔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歷了漫長的戰爭,這個國家的經濟摧悴不堪。
2. 他連續加班一個月,已經摧悴成了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
3. 她的面容憔悴,看起來像是經歷了一場摧悴的戰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催瘦”類似的發音來記憶“摧悴”,想象一個人在經歷長時間的困苦、折磨后,變得瘦弱憔悴的樣子,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身心疲憊、憔悴相關的成語,如“憔悴不堪”、“風燭殘年”等,進一步豐富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經過一整天的運動比賽,他們摧悴地坐在草地上休息。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前的備考使他們摧悴不堪,但最終取得了好成績。
3. 高中生(16-18歲):長時間的學習和考試壓力使他們摧悴不堪,需要適當的休息和放松。
4. 大學生(19-22歲):經歷了繁忙的學習和社交活動后,他們摧悴地回到宿舍休息。
5. 成年人(23歲以上):長期工作壓力使他們摧悴不堪,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緩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