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服
基本解釋
(1).舊指對已脫離隸屬關(guān)系的臣下,為舊君服喪?!?a href="/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 target="_blank">禮記·檀弓下》:“ 穆公 問於 子思 曰:‘為舊君反服,古與?’ 子思 曰:‘古之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故有舊君反服之禮也。’”《禮記·雜記上》:“違諸侯,之大夫,不反服;違大夫,之諸侯,之反服。”
(2).指尊長為卑幼親屬服喪。
(3).脫戎裝而穿常服。《資治通鑒·晉安帝元興元年》:“﹝ 劉裕 ﹞曰:‘將軍以勁卒數(shù)萬,望風(fēng)降服,彼新得志,威震天下,朝野人情皆已去矣, 廣陵 豈可得至邪! 裕 當(dāng)反服還 京口 耳。’” 胡三省 注:“反服,謂反初服也?!?a href="/r_ci_86a1fc2ffa9d05ed72f67cd99c82c704/" target="_blank">離騷》曰:‘退將脩吾初服?!搜葬屓址7??!?/p>
成語(Idiom):反服
發(fā)音(Pronunciation):fǎn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服從、順從的態(tài)度進行反抗或反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反服是由動詞“反”和動詞“服”組成的成語。動詞“反”表示反抗、反對的意思,動詞“服”表示服從、順從的意思。反服的含義是指對服從、順從的態(tài)度進行反抗或反對,表達出不愿意屈從于他人的意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反服常用于描述人們對不公正、不合理的事情進行反抗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群體在面對壓迫、欺凌或不公平待遇時勇敢地站出來,表達對不公正行為的不滿和反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guān)于反服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它的含義和用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常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會中的奴隸制度,當(dāng)時奴隸們經(jīng)常遭受主人的壓迫和剝削。有些奴隸不甘心被奴役,他們選擇反抗,表達對奴役制度的不滿和反對。這種反抗的精神被后人用“反服”來形容。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反服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具有主謂結(jié)構(gòu)。其中,“反”作為主語,表示行為的主體,“服”作為謂語,表示行為的動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愿意被別人擺布,總是反服于權(quán)威。
2. 在面對不公正待遇時,我們應(yīng)該勇敢地反服,維護自己的權(quán)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的方式來幫助記憶反服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原本是被束縛著的,但他用力掙脫,反過來把束縛者給束縛住,表示他不再服從束縛,發(fā)出了反抗的聲音。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相關(guān)的成語來擴展對反服的理解,例如“反戈一擊”、“反其道而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6-12歲):我不喜歡別人欺負我,我會勇敢地反服。
2. 初中生(13-15歲):當(dāng)老師對我們不公平對待時,我們應(yīng)該團結(jié)起來反服。
3. 高中生(16-18歲):在面對社會中的不公正現(xiàn)象時,我們要勇敢地反服,爭取公平和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