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摐
成語(Idiom):崢摐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g d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響亮、嘹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崢摐一詞源于古代樂器鐘磬的聲音。鐘磬是古代宮廷樂器,發出的聲音高亢、激昂,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因此,崢摐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聲音高亢、嘹亮,意味著聲音洪亮、響徹云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歌聲、演講或其他聲音響亮的場合。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聲音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崢摐一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馬援傳》中。當時,馬援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將軍,他在征戰中威名遠播。有一天,馬援率領大軍返回京城,士兵們揮舞著旗幟,吹響號角,聲勢浩大。當時的人們形容馬援的回歸如同鐘磬聲崢摐,聲音響亮、嘹亮。從此,崢摐成為形容聲音響亮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位歌手唱得崢摐動人,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
2. 演講者的聲音崢摐有力,使得整個會場都沸騰了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下鐘磬的聲音,想象它的聲音高亢、激昂,就像崢摐一樣響亮。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聲音相關的成語,如“鑼鼓喧天”、“聲嘶力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操場上擴音器里的聲音崢摐,我們都能聽得很清楚。
2. 初中生:他的歌聲崢摐動人,讓我想起了馬援的壯舉。
3. 高中生:演講者的聲音崢摐有力,讓人們對他的觀點產生了強烈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