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典
基本解釋
(1).好的典章法度?!蹲髠鳌ば辍罚骸?蔿敖 為宰,擇 楚國 之令典。” 楊伯峻 注:“令典謂禮法政令之善者?!?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擇皇 齊 之令典,致聲化於雍熙。”
(2).泛指憲章法令?!?a href="/r_ci_5b94aab154c247504dd1c2f98f79174a/"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自今,其敢設(shè)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執(zhí)左道論,著於令典。” 唐 劉禹錫 《汴州刺史廳壁記》:“凡曲防苛禁不情乖體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清 載澤 等《出使各國大臣奏請宣布立憲摺》:“宜取各國地方自治制度,擇其尤便者,酌訂專書,著為令典,尅日頒發(fā),各省督撫,分別照行,限期蕆事?!?br>(3).指美好的典禮、儀式。 宋 秦觀 《代賀皇太妃受冊表》:“舉令典於宮闈,溢歡聲於方夏?!?br>(4).指垂范后世的典籍。 漢 荀悅 《<漢紀>序》:“昔 晉 之《乘》、 楚 之《檮杌》、 魯 之《春秋》、 虞 夏 商 周 之書,其揆一也,皆古之令典,立之則成其法,棄之則墜於地?!?/p>
成語(Idiom):令典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ìng d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法律、法令的典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令典是由“令”和“典”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令”指的是法律、法令,表示規(guī)范和準則;“典”指的是典范、楷模,表示模范和典型。令典的基本含義是指法律、法令的典范,即體現(xiàn)了法律的權(quán)威和規(guī)范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令典可以用來形容法律、法令等具有權(quán)威性和規(guī)范性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一些行為符合法律規(guī)定,合乎道德準則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令典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漢書·律歷志》中,原意是指法律的典范。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yōu)橹复?、法令的典范。在古代,令典是指由君主制定的法律,具有?quán)威性和規(guī)范性。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令典是一個名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部法律是我們國家的令典,必須嚴格遵守。
2. 他的言行舉止都符合令典,是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令典”與法律、法令、典范等相關(guān)的詞語進行聯(lián)想,加深對其含義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和了解中國古代法律制度、法律文化等相關(guān)知識,以加深對令典的理解和應(yīng)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做文明的小公民,這樣才能成為令典。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yīng)該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做學校的令典。
3. 高中生:作為未來的社會人士,我們應(yīng)該了解法律的重要性,成為法律的令典。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們要遵守學術(shù)道德,做學術(shù)界的令典,為社會做出貢獻。
5. 成年人:作為公民,我們要遵守國家的法律,做一個守法的令典,為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