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考
基本解釋
(1).科舉考試或官吏考績列為下等。《北史·杜銓傳》:“﹝ 正玄 ﹞ 隋 開皇 十五年舉秀才,試策高第。曹司以策過左僕射 楊素 ,怒曰:‘ 周 孔 更生,尚不得為秀才,刺史何忽妄舉此人?可附下考?!?宋 張栻 《斜川日雪觀所賦》詩:“政拙甘下考,智短空百憂。”
(2).考察臣下?!?a href="/r_ci_42cc8f45b7cf44f892515e7d9d653200/" target="_blank">韓非子·揚權》:“主上不神,下將有因。其事不當,下考其常?!?陳奇猷 集釋:“常,謂常例。此謂臣下為事有不當者,而法令又無其文,則以常例考之?!?/p>
成語(Idiom):下考(xià kǎo)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k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考結束后,即將進入大學階段的學生們在高考結束后的放松和放縱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考這個成語是由“下”和“考”兩個字組成的。其中,“下”表示結束,而“考”表示考試。所以,“下考”的基本含義是指高考結束后,學生們在放松的狀態下。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高考結束后,學生們放松、放縱的狀態,他們可能會追求自由、享受生活,而不再為學習和考試而煩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下考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高考結束后學生們的狀態。它可以用在日常對話、文章、作文等場景中,用來描述學生們高考結束后的心情和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下考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一個確切的故事。它是根據漢語中的“下”和“考”兩個字的意思組合而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下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高考結束后,他們都放松地下考了。
2. 高考結束后,學生們紛紛下考,盡情享受自己的假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高考相關的場景和經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高考結束后學生們的放松和享受,將其與“下考”這個成語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住它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高考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這個話題的了解,例如“金榜題名”、“高瞻遠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下考了,我可以放松地玩游戲了。
2. 初中生:下考了,我可以和朋友們一起去旅行了。
3. 高中生:下考了,我可以盡情享受暑假了。
4. 大學生:下考了,我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課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