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甌
基本解釋
甌,盛水或酒的陶瓷器。古人也用為樂器,盛水擊之以和樂拍。后世演變至可單獨奏樂。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擊甌》:“ 武宗 朝, 郭道源 后為 鳳翔府 天興 縣丞,充太常寺調音律官,善擊甌,率以 邢 甌 越 甌共十二隻,旋加減水於其中,以筯擊之,其音妙於方響也。 咸通 中,有 吳繽 洞曉音律,亦為鼓吹署丞,充調音律官,善於擊甌。擊甌,蓋出於擊缶。” 宋 梅堯臣 《擊甌賦》:“所謂擊甌者,本埏埴,異琳球,入 伶倫 兮間 齊 優。”參見“ 擊缶 ”。
成語(Idiom):擊甌
發音(Pronunciation):jī ō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擊敗對手,戰勝敵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擊甌是一個古代典故中的成語,來源于《戰國策·齊策四》。甌是古代一種用陶土制作的酒器,象征著齊國的國力和威望。戰國時期,齊國與楚國發生戰爭,齊軍戰敗,楚軍占領了齊國的甌。后來,齊國的將領孫臏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計策,成功地奪回了甌。這個典故后來就成為了“擊甌”的成語,用來形容戰勝敵人,打敗對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擊甌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在競爭、較量中戰勝對手,取得勝利的情況。可以用在各種比賽、競爭、斗爭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四》中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場比賽中,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爭取擊甌。
2. 經過努力,他終于擊甌了自己的對手。
3. 只有通過不斷努力,才能擊甌更強大的競爭對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擊甌的發音與“擊酒”進行聯想,想象自己在比賽中擊敗對手后慶祝的場景,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齊國與楚國之間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他與戰國時期相關的典故和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爭取在期末考試中擊甌。
2. 初中生:我參加了籃球比賽,希望能夠擊甌。
3. 高中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要努力學習,不斷進步,擊甌困難,取得成功。
4. 大學生:參加創業比賽,希望能夠擊甌,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