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縑
成語(Idiom):束縑(shù jiān)
發音(Pronunciation):shù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束縑是指古代官員的禮服,也用來比喻職位高而受到束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束縑一詞源于古代官員的禮服,束縑是一種由細帶子交叉編織而成的衣物,用來束縛官員的身體,使其行動不便。因此,束縑在成語中的含義是指職位高而受到束縛,不能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束縑一詞常用于描述職位高而受到限制的情況。例如,可以用來形容高級官員在執行職責時受到各種規定和限制,無法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領導職位上的人,由于職責繁重,無法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束縑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的記載。故事講述了項羽在楚漢戰爭中失去了自由,被劉邦圍困在垓下。當時劉邦派人給項羽送來了束縑,意在表示項羽的職位高而受到束縛。這個故事成為了束縑一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束縑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是公司的總經理,卻常常覺得自己被束縑了手腳。
2. 這位院長的職位高,但他卻常常感到束縛,無法自由決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束縑和高級官員的禮服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高級官員穿著束縑,身體被細帶子束縛住,無法自由行動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束縑相關的成語,例如“束手無策”、“束手待斃”等,這些成語都與束縑有關,可以幫助加深對束縑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給我們布置了很多作業,我覺得自己像是被束縑了一樣,沒有時間玩耍。
2. 初中生:班長雖然是班級的領導,但他經常受到老師的限制,感覺自己被束縑了手腳。
3. 高中生:我爸爸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但他常常覺得自己被束縑了,無法自由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