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統
基本解釋
(1).指 夏 、 商 、 周 三代的正朔。 夏 正建寅為人統, 商 正建丑為地統, 周 正建子為天統。亦謂之三正。《漢書·劉向傳》:“王者必通三統,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獨一姓也。”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一曰天統,為 周 十一月建子為正,天始施之端也。二曰地統,謂 殷 以十二月建丑為正,地始化之端也。三曰人統,謂 夏 以十三月建寅為正,人始成立之端也。” 明 張居正 《萬壽無疆頌》:“布歷推策,仰測鴻濛,三統五紀,四分九宮,機智可盡,太虛無窮。” 清 全祖望 《經史問答》:“古人於歲首,則有建子、建丑、建寅之別,謂之三統。”
(2).指三統歷。《宋書·律歷志上》:“﹝ 班固 ﹞又推九六,欲符 劉歆 《三統》之數,假託非類,以飾其説,皆 孟堅 之妄矣。” 唐 陳子昂 《大周受命頌》:“神皇窅然,迺登 崑崙 之臺,修《三統》,觀五始。”《清史稿·時憲志一》:“ 宣城 人 梅文鼎 研精天算,由《授時》以溯《三統》、《四分》以來諸家之術,又博考《九執》、《回回術》,而折衷於新法,皆洞其原本,究其異同。”
成語(Idiom):三統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t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三統指的是統一、統籌、統一安排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統是由三個相同的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的意思分別是統一、統籌、統一安排。三統表示在管理和安排事物時要統一思想、統籌全局、統一安排,以達到協調、高效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統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管理者或領導者在處理事務時需要統一思想、統籌全局、統一安排的情況。它可以用于各種工作場景,如企業管理、團隊協作、學校管理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統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孟子》一書。其中有一則關于齊宣王的故事,他在治理國家時采用了統一思想、統籌全局、統一安排的方法,使國家繁榮昌盛。后來人們就用“三統”來形容這種管理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統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者在管理團隊時要做到三統,才能夠使團隊高效運轉。
2. 在企業管理中,要做到統一思想、統籌全局、統一安排,才能夠實現協調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三統這個成語:
1. 將每個字的意義記住,統一、統籌、統一安排。
2. 將每個字的發音記住,sān tǒng。
3. 將成語的基本含義記住,統一思想、統籌全局、統一安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管理和協調相關的成語,如統馭、整齊劃一、統籌兼顧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我們要做到三統,就是要統一思想、統籌全局、統一安排。
2. 初中生:班長在組織活動時要做到三統,才能夠使活動順利進行。
3. 高中生:學生會主席在策劃校園活動時要做到三統,才能夠讓活動更加有序和成功。
4. 大學生:在團隊項目中,團隊成員需要做到三統,才能夠協調合作,完成任務。
希望以上關于“三統”的學習指南能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