棌椽不斲
成語(Idiom):棌椽不斲
發音(Pronunciation):cāi chuán bù zh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對待自己事物的態度懶散,不積極努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棌椽,指榻榻米床上的墊子,比喻軟弱無力。不斲,指不用力,不奮發。成語中的“棌椽不斲”意思是比喻人們對待自己的事情態度懶散,不積極努力,缺乏進取心和上進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較少使用,更多地出現在文學作品、詩詞中。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對待工作、學習或者生活的態度不積極,缺乏奮斗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王邑傳》中有一則故事。王邑是東漢末年的一個官員,在擔任官職期間,他懶散無為,不負責任,對待公務漫不經心。有一次,他在田間看到一根棌椽斷了,他沒有去修理,而是用手支起來。后來,有人問他為什么不斲修棌椽,他回答說:“修理棌椽需要用力,我為什么要費那個勁呢?”從此,人們用“棌椽不斲”來形容懶散不努力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棌椽+不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工作態度就像棌椽不斲,總是懶散無為。
2. 這個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就像棌椽不斲,從不努力進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躺在軟軟的棌椽床上,懶洋洋地不肯用力修理斷了的棌椽,表示他對待自己的事情態度懶散,不積極努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懶散無為相關的成語,如“庸庸碌碌”、“敷衍塞責”等,來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學習態度就像棌椽不斲,從來不做作業。
2. 初中生:她對待學習的態度就像棌椽不斲,從不主動問問題。
3. 高中生:他的工作態度就像棌椽不斲,總是拖拖拉拉。
4. 大學生:他的創業態度就像棌椽不斲,缺乏奮斗精神。
5. 成年人:他對待生活的態度就像棌椽不斲,從不主動追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