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禮
基本解釋
(1).贈送賀禮。《禮記·檀弓下》“ 晉 獻 文子 成室, 晉 大夫發焉” 漢 鄭玄 注:“ 文子 , 趙武 也。作室成, 晉 君獻之,謂賀也。諸大夫亦發禮以往。”
(2).指所贈的賀禮。 唐 權德輿 《開州刺史新宅記》:“古之成室,主人落之,賓亦發焉。 德輿 與 文編 游久,聆其功善,寓此直書,用代發禮。”
成語(Idiom):發禮(fā lǐ)
發音(Pronunciation):fā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送禮物或者贈送財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禮是一個動詞短語,由“發”和“禮”兩個詞組成。其中,“發”表示送出、贈送,而“禮”表示禮物或財物。發禮的含義是指通過送禮物或者贈送財物來表示敬意、感謝或慶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發禮常用于描述在特殊場合或者特定情況下贈送禮物的行為。例如,生日、結婚、節日等重要場合,人們通常會發禮來表示祝福和喜慶。此外,發禮也可以用于商業場合,如贈送禮品給客戶或合作伙伴,以表達感謝和加強合作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發禮一詞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上》中,該書是中國古代的一部經典典籍,主要記載了古代禮儀制度和禮節。在古代社會,人們講究禮儀和禮節,贈送禮物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方式。因此,“發禮”一詞成為了描述贈送禮物的常用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表示感謝,特意發了一份精美的禮物給我。
2. 在節日期間,人們互相發禮,共慶佳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發禮”記憶為“發(送出)禮物”,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該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禮物和贈送相關的成語,如“送禮如送春”,“禮尚往來”等,可以幫助拓展詞匯量和理解中國文化中的社交禮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生日的時候,爸爸媽媽給我發了一份漂亮的生日禮物。
2. 初中生:我在朋友的婚禮上發了一份精心準備的結婚禮物。
3. 高中生:在中國,人們在春節期間互相發禮,祝福來年好運。
4. 大學生:我在實習結束時,向導師發了一份感謝信和一份小禮物,表達對他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