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顏
成語(Idiom):汗顏
發音(Pronunciation):hàn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尷尬、難堪的情況,感到非常慚愧和羞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汗顏一詞由“汗”和“顏”兩個字組成。汗指流汗,顏指面容。汗顏原指因為害怕、慌張、羞愧等原因而臉上出汗,后來引申為因為尷尬、難堪而感到非常慚愧和羞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汗顏常用于形容遭遇尷尬、難堪的情況,或者由于自己的過失、錯誤而感到非常慚愧和羞恥的場景。例如:在公眾場合說錯話、做錯事,或者被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時,可以用汗顏來表達自己的尷尬和羞愧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羲之傳》中有一則故事。王羲之是東晉時期的一位著名書法家,他曾經在一次宴會上寫了一首詩,結果被人戲弄說他的詩寫得很糟糕。王羲之感到非常尷尬和羞愧,臉上出汗,于是有了“汗顏”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名詞“汗”和名詞“顏”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昨天在會議上說錯了一個重要的數字,真是汗顏啊!
2. 小明因為考試作弊被老師發現,感到汗顏不已。
3. 他在臺上講了一堆廢話,全場觀眾都對他感到汗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汗”的發音相近的“寒”字聯想,想象在寒冷的天氣里,因為尷尬而臉上出汗,從而幫助記憶“汗顏”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尷尬、羞愧相關的成語,如“慚愧”、“面紅耳赤”等,以擴展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因為考試沒有準備好而被老師批評,感到汗顏。
2. 初中生:我上臺演講時突然忘詞了,真是汗顏啊!
3. 高中生:我在社交活動中說錯了一個重要的事實,讓大家都感到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