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莼羹鱸膾 (chún gēng lú kuài)
發音(Pronunciation):chún gēng lú ku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美味可口的食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莼羹指的是一種以莼菜為主要材料制作的湯羹,鱸膾指的是鱸魚肉。這個成語形容的是食物美味可口,令人垂涎欲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食物的美味,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事物的美好,比如作品、表演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食貨志》中有一段記載,說的是西漢時期,有一位名叫許昌的官員,他在家中設宴招待客人,為了表達自己的好客和廚藝之高超,他特意烹制了一道以莼菜和鱸魚肉為主要材料的菜肴,這道菜肴深受客人們的贊賞,被譽為“莼羹鱸膾”。后來,人們用這個成語來形容美味可口的食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莼羹鱸膾的結構是“名詞+名詞”,形容食物的美味可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道菜真是莼羹鱸膾,讓人回味無窮。
2. 這家餐廳的招牌菜是莼羹鱸膾,非常受歡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莼羹鱸膾”拆分成“莼羹”和“鱸膾”兩個詞,然后聯想到美味可口的食物,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莼菜和鱸魚的特點、產地等相關知識,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背景和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今天吃了一碗莼羹鱸膾,非常好吃!
2. 初中生:這家餐廳的莼羹鱸膾非常有名,很多人都來嘗試。
3. 高中生:老師評價我的作文是莼羹鱸膾,我很開心。
4. 大學生:這個電影的劇情非常精彩,可以說是一部莼羹鱸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