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ī chuí dìng yīn ㄧ ㄔㄨㄟˊ ㄉㄧㄥˋ ㄧㄣ一錘定音(一錘定音)
◎ 一錘定音 yīchuí-dìngyīn
[set the tune with one beat of the gong;give the final word] 借喻憑一句話作出最后決定
詞語解釋
yī chuí dìng yīn ㄧ ㄔㄨㄟˊ ㄉㄧㄥˋ ㄧㄣ一錘定音(一錘定音)
本指制造銅鑼時最后一錘決定鑼的音色,后借喻憑一句話作出最后決定。 劉紹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不聲不響,卻是一家之主;女兒中意,老伴點頭,也還得聽他一錘定音。” 鄭九蟬 《能媳婦》:“既然你我都沒意見,咱們倆一錘定音。”亦作“ 一槌定音 ”。 朱可 若丁 《深深的綠巷》:“一張張笑臉,圓的、長的、苦的、甜的,都來請示,都來要求指點迷津。真神,一槌定音,無處不響。”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一錘定音
成語(Idiom):一錘定音
發音(Pronunciation):yī chuí dìng y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一次力量或措施即可解決問題,表示事情得到了最終的決定,不再有變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錘定音是一個形象地比喻,來源于錘子敲打物體的聲音。比喻通過一次有力的舉動或決策,就能夠解決問題,不再有后續的變動。表示事情得到了最終的確定,不再有猶豫或遲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錘定音常用于形容在關鍵時刻做出決定或采取行動,以便迅速解決問題或達成共識的情況。可以用于各種場景,包括工作、學習、生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一錘定音這個成語的起源不太明確,但與錘子敲打物體的聲音有關。錘子敲擊物體時,發出的聲音清脆有力,一次敲擊就能夠產生決定性的結果,不再有變化。這種特性被引申為人們在做決策或解決問題時,通過一次有力的行動或決策,就能夠達成最終的結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錘定音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的意思分別是:一(一次)、錘(錘子)、定(決定)、音(聲音)。通過這四個字的組合,形成了這個成語的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會議上,經理一錘定音,決定推行新的營銷策略。
2. 老師經過深思熟慮后,終于一錘定音,決定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拿著錘子,一次有力地敲擊在物體上,發出決定性的聲音。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決策相關的成語,如“一舉兩得”、“一箭雙雕”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考試前一錘定音,決定大家只能用鉛筆答題。
2. 初中生:學校領導在開學典禮上一錘定音,決定今年的校服將有所改變。
3. 高中生:學生會經過討論后一錘定音,決定舉辦一次文化藝術節。
4. 大學生:在團隊討論后,隊長一錘定音,決定采用新的項目管理方法。
5. 成年人:經理在會議上一錘定音,決定推遲項目的上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