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策
基本解釋
用鳥篆書寫的簡策。《文選·左思<吳都賦>》:“鳥策篆素,玉牒石記,烏聞 梁 岷 有陟方之館,行宮之基歟?” 李善 注:“鳥策,鳥書於策也。” 張銑 注:“鳥,謂鳥跡書也。策,竹簡也。”《藝文類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 陸倕 《天光寺碑》:“九流外籍,五明內典,鳥策餘文,龍宮遺教,莫不神游房奧。”
成語(Idiom):鳥策 (niǎo cè)
發音(Pronunciation):niǎo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輕舉妄動,不切實際的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鳥策一詞源于古代寓言故事《鳥策猿行》中的情節。故事中,猿猴因為看到鳥兒能夠飛翔,便想自己也能夠像鳥兒一樣飛翔,于是采取了一些不切實際的行動,結果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鳥策成為了形容那些輕舉妄動,沒有實際意義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鳥策一詞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那些沒有實際效果,只是空想或者不切實際的行動。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實際行動或者缺乏實際思考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鳥策的故事源于古代寓言故事《鳥策猿行》。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輕易模仿別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行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鳥策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鳥策,從來沒有實際行動。
2. 別只是空談,要有實際行動,不要成為一個鳥策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猿猴試圖像鳥兒一樣飛翔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這樣,你可以將鳥策與不切實際的行動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寓言故事的故事,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畫餅充饑”、“杯弓蛇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只會鳥策,從來沒有實際行動。
2. 初中生:別光說不做,要有實際行動,不要成為一個鳥策者。
3. 高中生:在面對困難時,不能只是空想,要采取實際行動,不要陷入鳥策的思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