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鶴發松姿
發音(Pronunciation):hè fà sōng z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年老而仍然保持精神飽滿、儀態優雅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鶴是長壽的象征,發指頭發,松指松散,姿指身姿。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年紀已經很大的人,但仍然保持著精神飽滿,儀態優雅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年老的人,表達對其仍然保持良好精神狀態的敬佩和稱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后漢書·鄭眾傳》,記載了一個叫鄭眾的人。鄭眾年過古稀,但他的精神狀態仍然非常好,身姿優雅,像一只鶴一樣。后來,人們就用“鶴發松姿”來形容年老而仍然保持精神飽滿、儀態優雅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雖然已經八十高齡,但他依然鶴發松姿,精神矍鑠。
2. 奶奶年紀大了,但她一直保持著鶴發松姿的樣子,令人敬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鶴”這個動物是長壽的象征,而“發”則是指頭發,“松姿”則是指松散的姿態。通過聯想這個成語的意思,可以更容易記住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年老有關的成語,如“滿面春風”、“皓首窮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年紀很大了,但他鶴發松姿,每天都很開心。
2. 初中生:老師雖然年紀大,但依然鶴發松姿,教課非常有激情。
3. 高中生:雖然已經退休,但他仍然鶴發松姿,積極參加社區活動。
4. 大學生:導師年過古稀,但他鶴發松姿,依然是我們學術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