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
基本解釋
◎ 可恨 kěhèn
(1) [regrettable]∶使人遺憾
(2) [hateful;detestable]∶令人憤恨
這個可恨的老惡婆子,她的每一句話都十分刻毒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hateful; detestable; abominable
詳細解釋
(1).使人遺憾。《南史·范曄傳》:“吾於音樂,聽功不及自揮,但所精非雅聲為可恨。” 明 劉基 《倦尋芳慢》詞:“小樓外榴花間竹,可恨紅英飄墜,苔徑霧罩。” 朱自清 《“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這許多好東西喲!’盡這般地想著;但終于沒有勇氣去借來細看,真是很可恨的!”
(2).令人憤恨。《老殘游記》第三回:“ 佐臣 酷虐是誠然酷虐,然 曹州府 的民情也實在可恨。”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一章八:“敵人殘暴可恨,敵人安然自在的樣子更可恨!”
成語(Idiom):可恨
發音(Pronunciation):kě h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非常令人惱怒或討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可恨是指讓人非常生氣或討厭的事物或人。它強調了對某種行為或情況的憎恨和厭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恨可以用來形容讓人感到憤怒或不滿的事情或人。它可以用于描述個人經歷、社會問題、不公平待遇等各種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可恨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紅樓夢》。在這個小說中,有一個角色叫做賈寶玉,他是一個貴族家庭的成員。賈寶玉因為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和他所處的環境感到非常憤怒和討厭,因此經常用“可恨”來形容他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可恨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可”和動詞“恨”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騙子的行為真是可恨,他欺騙了許多無辜的人。
2. 這種不公平待遇讓人感到非常可恨,我們應該采取行動來改變它。
3. 他的背叛行為讓我感到可恨和失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可恨”與令人討厭的人或事物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下遇到一個讓你非常生氣的人或遭遇一個討厭的情況,然后想象自己說出“可恨”,以此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可恨”相關的成語,如“可氣”、“可悲”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覺得欺凌行為是可恨的,我們應該友好相處。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考試的題目太難了,真是可恨!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對環境保護的不作為真讓人可恨。
4. 大學生及以上: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令人可恨,我們應該為正義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