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舉
基本解釋
[釋義]
(副)大規模地進行(多用于軍事行動)。
[構成]
偏正式:大〔舉
[例句]
大舉進攻。(作狀語)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carry out (a military operation) on a large scale
詳細解釋
◎ 大舉 dàjǔ
(1) [widely recommend]∶廣泛推薦人才
(2) [expand military force]∶大興軍旅
(3) [inform against bad conduct]∶普遍檢舉
◎ 大舉 dàjǔ
[carry out in large-scale] 大規模地進行
大舉進犯
(1).謂大興軍旅。 漢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故大舉天師百萬之眾……自 壽春 而南。”《北史·吐萬緒傳》:“及大舉濟 江 , 緒 以行軍總管與 西河 紇豆陵洪景 屯兵 江 北。” 宋 蘇軾 《王仲儀真贊》:“方是時,虜大舉犯邊。”
(2).泛指進行其他大規模活動。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此次回教徒之大舉請愿,有否他故,所不敢知。”
(3).普遍檢舉。《后漢書·靈帝紀》:“制詔州郡大舉鉤黨。”
(4).謂廣泛推薦人才。《晉書·劉寔傳》:“故自 漢 魏 以來,時開大舉,令眾官各舉所知,惟才所任,不限階次。”
成語(Idiom):大舉
發音(Pronunciation):dà j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大規模行動或舉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以大規模的力量或行動來解決問題或達到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個集體或個人采取大規模的行動,通常是為了應對重大挑戰或追求重大目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西漢末年,項羽率領大軍攻入咸陽,大舉攻擊秦軍的故事,成為“大舉”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大舉行動。
2. 他們決定大舉擴大市場份額,推出新產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舉”與大象聯想,因為大象體型龐大,象征著大規模的行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成語“大舉”,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大規模行動相關的成語,如“大動干戈”、“大張旗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們班級大舉參加了足球比賽。
2. 初中生(14歲):學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進行了一次大舉的教研活動。
3. 高中生(17歲):為了應對高考,我決定大舉備戰,努力提高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