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結
基本解釋
(1).在條狀物上打疙瘩。
(2).同“ 打劫 ”。《紅樓夢》第九二回:“且説 賈政 這日正與 詹光 下大棋,通局的輸贏也差不多,單為著一隻角兒,死活未分,在那里打結?!眳⒁姟?打劫 ”。
英文翻譯
1.tie a knot
成語(Idiom):打結(dǎ jié)
發音(Pronunciation):dǎ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情或問題錯綜復雜,難以解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結是指線繩等物體因交織、纏繞而形成的結。用于形容事情或問題錯綜復雜,像打了結一樣難以解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打結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事情或問題復雜,難以解決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人際關系復雜、糾紛復雜、情感糾葛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打結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的故事。故事講述了孟子和荀卿的對話,荀卿問孟子“人能為無惡乎?”孟子回答說:“能?!?。荀卿追問:“如何為之?”孟子回答說:“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避髑洳粷M意孟子的回答,認為這樣做很難。孟子則用打結的比喻來說明問題,他說:“人之有惡,猶水之有波也。波起,水不曲者,激之以石也。人之有善,猶水之有溫也。溫而不激者,猶水之不沸也。人之有惡,猶線之有糾也。糾而不解者,猶線之不絕也?!边@個故事中的“線之有糾”就是打結的意思,形容問題錯綜復雜,難以解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太復雜了,真是打了個結。
2. 他們的關系已經打結了,很難再修復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打結”這個成語與線繩交織、纏繞而形成的結形象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問題解決、復雜情況相關的成語,例如“解鈴還須系鈴人”、“五味雜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數學題太難了,都打結了。
2. 初中生:他們班里的人際關系很復雜,像打了一個大結。
3. 高中生:這個社會問題涉及很多方面,難以解決,就像打了一個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