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
成語(Idiom):罪大惡極(zuì dà è jí)
發音(Pronunciation):zuì dà è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罪行極其嚴重,罪惡深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罪大惡極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用來形容罪行極其嚴重,罪惡深重,罪責難逃的人或事物。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犯罪行為極其惡劣,罪責難逃,社會公憤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罪大惡極常用于法律、新聞、社會評論等領域,用來形容嚴重犯罪行為的人或事物。同時,它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方面的嚴重錯誤或過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罪大惡極這個成語出自《晉書·楊駿傳》:“楊駿得罪大惡極。”楊駿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官員,因為犯下了嚴重的罪行而被人所唾棄。這個故事中的楊駿被認為是一個罪大惡極的人,成為了后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罪大惡極由三個詞組成,分別是“罪大”、“惡”和“極”,表示罪行嚴重、惡劣到了極點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罪犯犯下的罪行罪大惡極,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
2. 這起案件的罪犯罪大惡極,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罪大惡極”聯想成一個人犯下了非常嚴重、惡劣的罪行,達到了極點,形象地表示罪責難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罪不容誅”、“罪魁禍首”等,以擴展對于罪行和犯罪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小偷的罪行罪大惡極,應該被抓起來。
2. 初中生:這個殺人犯罪大惡極,應該被判處死刑。
3. 高中生:這個腐敗官員的罪行罪大惡極,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財務造假行為罪大惡極,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